育儿 运动 健康 养生 天气 傣族 交通 文物 数码 时政 三农 科普 民生 科学 法律 文化 博物馆 港澳游 营养学 脂肪肝 升学考试 交通管制 旅游产业 户外运动 电子商务 科技新闻 国际足球

扎心了!同班家长在《家校联系本》上写的小作文,页面边框都满出来了……我每天给娃写个“阅”都觉得头疼

时间:2023-12-08作者:爱生活更时尚分类:城缘交友浏览:10859

“我无意间看到了同班家长在《家校联系本》上写的小作文,每天都写得满满当当,简直叹为观止!”前两天,杭州一位二年级学生妈妈来找记者,感叹自己这个家长当得“完全不上心”。

这位妈妈说,有时候自己工作忙,或者孩子作业写得晚了,就在家校联系本上匆匆写个“阅”,还时不时会漏掉几天的签名。“娃每天情况都相差不大,越来越词穷了,每天都为写点什么而头疼,这个家校联系本签名的意义在哪里?”

也有家长认为,家校联系本真正用起来之后,好处还是很多的。“这学期开始,老师不在班级群里发作业了,所有作业都让小朋友自己记在家校联系本上,很锻炼孩子,也为我们家长省了很多麻烦,每天检查一下完成情况,签个名,也不是难事。”

随机翻了三个班的家校联系本

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

作为家校互动的一个窗口,家校联系本几乎是每个孩子人手一本,尽管不同学校的家校联系本在设计和版本上有区别,但基本上都有这样几块内容——

作业区:学生记录当日各科作业;

其他区:记录运动、阅读、心情等情况;

反馈区:家校互动留言以及家长签字的部分。

那么,家长们都会在家校联系本上写点什么呢?今天上午小狮妹在闻涛小学随机找了三个班级,翻了翻家校联系本,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。

闻涛小学的家校联系本是经过统一设计的,封面有可爱的浪花形象,内页设计了两大板块:一块是记录各科作业和体育锻炼、自主阅读情况的自我管理区;另一块留了三行空白区域,用于家长和老师的交流互动。

image.png

四年级一个班的家校联系本刚收上来,分组叠放在一起等待批阅。大致翻看了一下,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每天会写一点反馈,其余的基本是签个名,或者写个“阅”,也有爸爸妈妈轮流上岗,每人签一天。

有家长在新学期的第一页留言区里,热情高涨地写下一大段鼓励的话语,但从第二天开始又迅速简化,只留下一个潇洒的签名。

而在翻看一年级的家校联系本时,很明显地感受到,相较于四年级的家长,一年级的爸妈表达欲更强烈。连续翻开的四五本里,每位家长都写了很多话,有的记录孩子的成长细节,有的分享家庭活动,很多话语非常可爱——

周末看了亚残运会轮椅篮球比赛,知道了运动员的辛苦;

门牙全掉了,咬东西有点困难,吃饭可能更慢了;

第一次接触魔尺,家长和孩子都有点愣神,有对照视频认真练习;

冬天到了,穿成小熊一样,运动没那么灵活了……

102班班主任唐盛云说,每天基本都会花20-30分钟批阅家校联系本,这个本子,不光是为了让家长检查孩子作业的,更是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。

“我会鼓励家长写三部分内容:一是孩子在家的情况;二是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;三是写一些鼓励孩子的话。通过家校联系本的对话,我们可以一对一地了解孩子,给出针对性的帮助。”

206班班主任吴彩仙挑了十几本“范本”出来,“这些家长每天都很认真地进行反馈,我也经常能从家长的留言中受到启发,每天批阅时都很期待与家长进行对话。”

有趣的是,这些“范本”中,有不少是爸爸主笔的,“前段时间开家长会,我特地数了下,我们班来了29位爸爸,占了大多数。”吴老师说,确实能从家校联系本的留言中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,班里有个比较内向的孩子,在爸爸每天的鼓励下,有了很明显的改变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下一页
  • 全文阅读
相关推荐